今天要向大家介紹一位世界上最幸運的投資者,他的名字叫Richard。說他是最幸運的原因是因為在過去30年中,他的年復合收益率高達24.55%,而同期的標普指數則只有9.4%。

如果你對這個數字沒有感覺,那就讓我們來看一下具體的數字吧。Richard投資在30年前投資的1美元現在有712美元,而將這1美元投資標普指數,那麼30年後則只有15.3美元。Richard的投資表現甚至比股神巴菲特還要好很多。

但你為什麼沒有聽說過這個人呢?其實他只是自由投資人、專欄作家Morgan Housel編制的一個Excel模型的隨機結果之一,他編制了一個Excel模型來模型65000個假定的投資者,投資結果完全是用歷史數據代入隨機過程而產生的。也就是說,Richard就是閉著眼睛扔飛鏢但幾乎每次都正中紅心的那個人,但這一切全部是運氣。

Richard的出現是概率的基本法則之一,如果你做足夠的隨機試驗,你一定會得到一些瘋狂的結果,就像Richard,在現實中就如同一個人連續7次中了樂透大獎一樣。

這個世界上有成百上千萬的投資者,他們每天都在買入和賣出股票,在這些投資者當中有一些人可能在一段時間裡很成功,但他們的成功其實完全只是隨機事件,他們就是現實版的Richard。

所以說,一些看起來很成功的投資者其實完全靠的是運氣,我們不知道Richard在現實世界裡叫什麼名字,也許就叫George Soros或Peter Lynch 或John Paulson或David Tepper。

面對這種情況我們該怎麼辦?我們如何區分那位投資者依靠的是穩定可靠的個人才能,還是脾氣怪異的上帝給的那一點點運氣,我們又該向誰來學習?

識別才能和運氣的需要從過程與結果的區別中去理解。結果無非兩種,而過程則能告訴我們這個結果是從哪裡來的,是長期積累的才能獲得了最後的成功,還是一次又一次的運氣。條件與規律的相互作用就是事物的發展過程,規律的基本屬性之一就是它的穩定性,在主要條件具備時,結果會重複出現。

巴菲特的老師本·格雷厄姆寫過一本書書,書名叫《證券分析》,在這部著作發表50週年的紀念日,哥倫比亞商學院召開了一次研討會,巴菲特被應邀出席,並作了“格雷厄姆-多德都市的超級投資者們”的演講。

這次演講的主要議題是巴菲特需要向與會者說明自己不是擲骰子的幸運兒,用它自己的話說自己不是那隻幸運的大猩猩。

他假設舉行一個全美2.25億人參加的擲硬幣比賽。猜中者的獎籌為1美元。每擲一次,輸者退出,贏者留下賭籌,進入下一輪。經過20輪擲幣比賽,剩下的215名贏者就掙得了100萬美元。

巴菲特繼續說道,現在,商學院的教授們在分析了這場全國性比賽之後,會指出那些擲幣的人沒有什麼特殊技巧。他們還會爭辯,這件事情很容易被2.25億隻大猩猩模仿。

他承認,從統計學的角度,大猩猩靠運氣的確可能產生同樣的結果。但是設想一下,如果這215個獲勝的猩猩中有40個來自於同一家動物園,難道我們就不想問一問他們的管理員給那些大猩猩吃了些什麼嗎?

巴菲特說,任何高度集中發生在某一領域的事件,都有可能是某些不尋常的事情,並值得我們去調查。他得出關鍵性結論:萬一這群獨特的獲勝成員靠的不是他們吃了什麼,而是靠向某人學的手藝呢?

是什麼讓價值投資者們能夠在長期獲得豐厚的回報,唯一可信的答案就是正確的投資理念和邏輯,以及對投資規律的把握。許多投資者妄圖通過觀察蠟燭圖,或者拿著1920年的股票走勢圖來推測股票未來的走勢,也許他們連續幾次都押對了賭注,但這只是運氣,運氣最大的特徵就是它是一個均值為零的隨機事件,也就是好運氣數量和壞運氣數量總體來看是相等的,而一次壞運氣就足以讓你輸光之前所有好運氣積累的財富。

這也就是我們重視投資者的理性和邏輯過程的緣故,唯有理性和邏輯才能帶給投資者長期的財富積累,也許短期來看你的收益還不如電腦程序Richard,但在長期,Richard虧得一無所有的時候,你的財富卻越來越多,因為他靠的是善變的運氣,而你依賴的是穩定的邏輯。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投資 格雷厄姆 巴菲特
    全站熱搜

    外匯教學小天王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